建构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在游戏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往往会创造出令人惊喜的“哇”时刻。近日,天津市静海区第三幼儿园的张雯老师通过第九届“‘园’来有你”征文活动分享了孩子们利用亿童户外游戏区开展的多米诺游戏,在这段建构之旅中,孩子们有哪些神奇的发现呢?一起去看看吧!
游戏缘起
又到了户外游戏的时间,小小建筑师们正在集中精力搭建自己的建筑,只听见“啪啪啪......”几声悦耳又带着节奏的声响,原来是叶云杉小朋友用亿童户外游戏区材料玩起了多米诺骨牌的游戏,这一阵操作顿时吸引了更多的同伴加入到其中。至此,孩子们的多米诺探究之旅开始了……
初探多米诺
带着对多米诺骨牌游戏的憧憬,孩子们开启了第一次的游戏探索。他们自由分组、相互合作,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拼摆。
第一组的孩子们率先利用方柱插管积木摆出了一字形,他们调整间距,试图推一推看看能否成功,只见前面的骨牌倒了,后面的骨牌却没有倒。
另一边,第二组的孩子们利用单卡口拼插积木拼摆出圆形,轻轻一推,耶~居然成功了!
第三组利用长方体积木摆出长方形,试推一下,所有的骨牌也都被成功推倒了!
第四组利用长方体积木摆出S形,将骨牌之间摆密集一些,结果并没有倒下。
讨论分析原因
讨论:为什么有的造型没有被成功推倒呢?
“我觉得是因为骨牌与骨牌之间的距离太远,导致骨牌与骨牌间没有碰撞到一起。”
“我觉得骨牌摆放得太密集也不容易被推倒。”
“我觉得骨牌与骨牌间的距离很重要,不可太远也不可太近。”
“摆放完骨牌后没有认真调整,骨牌才没有被成功推倒。”
桌面游戏验证猜想
通过观察、分析、验证,我们得出结论:骨牌与骨牌之间的摆放距离要合适,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要保证前一个骨牌倒下时能碰到下一个骨牌。
根据经验再尝试
就这样,大家一起调整了每个骨牌间的距离,保证前一个骨牌倒下时能碰到下一个骨牌,终于,一字形骨牌成功推倒了!
接着,大家将骨牌与骨牌之间密集的距离稍微拉大,保证间距合适,S形骨牌也被成功推倒了!
再探多米诺
再次游戏时,孩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造型,他们提议要设计出更为复杂的图案,并按照设计图摆出造型。
于是,孩子们拿起纸笔绘制设计图,并通过小组商议最终确定拼摆以下4种图案。
图1:螺旋形
图2:三角形
图3:w形
图4:曲线形
设计1:螺旋形
“骨牌摆放时一定要小心,以免发生连环倒塌。调整间距,轻轻一推,我们的螺旋形成功推倒了!”
设计2:三角形
“研究图纸,看图摆放,我们组临时决定在三角形后面加个机关。试推一下,果然成功推倒了!”
设计3:W形
“我们组的W形拼摆成功,轻轻一推,可为什么拐弯处的骨牌没有倒下呢?”
设计4:曲线形
“推倒曲线形的骨牌时,在第一个拐弯处就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讨论分析原因
讨论:为什么有的骨牌在拐弯处停止倒下了呢?
“我觉得是因为骨牌的摆放方式不正确。”
“我认为拐弯处的骨牌没有碰撞在一起。”
“拐弯处骨牌的摆放应该有一定的方法。”
“直线形骨牌的摆放方式应该与复杂造型的摆放方式有所不同。”
带着疑问,我带孩子们一起观看游戏视频,并利用小颗粒木制积木演示拐弯处骨牌摆放的方法。
通过反复试验,我们得出结论,原来拐弯处骨牌摆放时要呈喇叭状,两块骨牌要一边紧靠,一边分开,才能成功。
根据方法再尝试
这一次,孩子们重点调整了拐弯处的骨牌,W形骨牌一推就成功啦!
教师的思考
在多米诺骨牌游戏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尝试新的方法并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了新的经验。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专注力、耐心、细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敢于挑战、坚持到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都得到了发展。多米诺骨牌的故事未完待续......我们将带着欣赏的眼光继续观察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支持他们持续探究~